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没有了

234 反常量子霍尔效应与超导电缆(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2017年,麻省理工学院一位年仅21岁的中国博士生发现把两层石墨烯偏转一个特定的“魔法角度”相互叠加,就可以让电阻变成零。

当年,世界顶级科技期刊《自然》杂志连刊两文报道了团队的这一重大发现。“魔角石墨烯”轰动全球。

而“魔角石墨烯”的神奇正是来源于两层石墨烯之间形成的鱼鳞状结构。这些纳米尺寸的六边形,正是一个个微小的二维导体。

陈枫从胡德舰装中搞到的这种常温超导材料,正是将这两种前沿科技实用化的产物。

它是在两层交错的单层石墨烯之间夹着只有一个分子厚度的金属络合物,形成鱼鳞状的二维导体。然后用两层特制的磁性绝缘材料把这个只有三个分子厚的薄膜包裹起来,就制成了具备反常量子效应的纳米超导薄膜。

上百万层纳米超导薄膜,像千层饼一样粘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根超导体窄带。

窄带外面包裹一层十几微米厚的碳纤维,以防止磨损。然后外面再用零点五毫米厚的导磁合金带一层层缠绕起来。此时磁路接通,反常量子霍尔效应的条件就都满足了。

接下来,把这根带状导体呈螺旋形缠绕在一根铜管上,外面再依次包裹上绝缘层、隔热层、以及碳纤维防护层。

最后在铜管内通入零下四十度的冷媒,带状导体里的薄膜就会因为反常量子霍尔效应而变成超导体。

于是整根电缆的电阻就瞬间变成了零,并且可以承受能够瞬间把炮弹加速到十倍音速的巨大电流。

现在这个时空的科技水平比旧时空要落后一些,但相关的基础知识都已经具备了。这个时空的研究者和常温超导技术之间,差的只是一层窗户纸而已。

所以当超导材料的实物和微观结构模型放在眼前时,大明帝国的研究者很快就推测出了其中的科学原理。他们甚至还据此提出了一些关于制造方法的技术设想。

而这种科学原理和制造技术,正是陈枫所需要的。

………………

对面的大明科学顾问又翻过了一张幻灯片,却被陈枫打断了讲解“等一下,这段科学原理不用讲了。请向后翻到制造工艺的部分。”

刘韬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停下讲解开始向后翻页。

这种遭遇他已经习以为常了。虽然还是会吐槽这些政客听不懂科学,但他并不会把这种腹诽表现在脸上。

他只是依言把t翻到介绍生产方法研究的那一张。

这一页上的内容很简略,只有两排共计七个小标题。因为大明在这方面其实也没什么实质的进展。

不过刘韬还是耐着性子开始讲解“这种超导材料是一种二维纳米材料,需要非常特殊的制造设备和方法。我们通过研究筛选,认为有七种最可能的生产路线。但因为对应的纳米级制造设备十分特殊,需要专门设计定制。我们估计,光是设计定制试验设备就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以及超过二十亿明元的资金……”

陈枫其实并没有留意听刘韬的讲解。他从桌上拿起激光笔,用红色的光点在幻灯片上画了几个圈“不用麻烦了。一号方法是正确的。二号和七号也可以试试,但产量只有一号方法的十分之一。”

刘韬顿时噎住了。

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向陈枫。

房间里顿时陷入了一片寂静。大明使团的所有人都吃惊地看着陈枫。

片刻之后,永宁打破了沉默“你知道制造方法?那为什么还要把它作为交换条件?”

“不,我之前并不知道。”陈枫摇摇头,“我也是刚刚知道。”

永宁诧异地瞪大了眼睛。

所有人都没听懂陈枫这句话,只有列克星敦的嘴角露出了微笑。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