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44章 世风日下(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宋君偃此时就在这家酒肆中,他看着这偌大的酒肆人声鼎沸,为了一个五子良将的名单争论不休,不由得摇了摇头,有些好笑。

若不是这次到陶邑来微服私访,他还不知道原来民间已经流传出了一个“五子良将”的说法。也不知道是哪个好事者,这么闲着蛋疼搞出了这么一种名单。

宋国多良将,受到宋君偃的感染,宋国尚武之风盛行,勇武之人更是多如过江之鲫。

此时,跟宋君偃一桌的人是子恒与侯研,侯研已经倍受子偃的信任,作为贴身内侍,而子恒则是几乎每次宋君偃微服私访的时候都会带他和子启出来的。

只不过子启和子契因为上次偷偷跑到军中,在伐楚之战上战场厮杀的事情被宋君偃得知了,大为惊怒,于是将二人禁足了,所以这次只有子恒一人陪着宋君偃到陶邑来微服私访,探查民情。

子恒叫住了一个上酒肉的小厮说道“小二,他们这么热闹是在议论什么呢?听着,好似是在说什么五子良将的事情。”

那小厮把抹布往肩膀上一挂,笑眯眯地道“几位客官可能不是宋人吧?还是你们太孤陋寡闻了呢。自从伐楚之战结束后,这市井之中便开始流传五子良将的说法了!”

“噢,五子良将?不知道是哪五子?”子偃颇为好奇地道。

在后世的历史上,三国之时,五子良将指的是曹操手下的五位将军,即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人。

曹操在行军作战时,进攻时常常用这五个人为先锋,撤军时常用这个五个人断后。

陈寿在撰写《三国志》时将这五个人列为一传,在进行总评时说“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近现代以来人们开始将其合称为五子良将,但子只是一个量词,“五子”意思就是说“这五个人”。

没想到现在宋国的民间也有五子良将的说法,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

宋君偃有些哭笑不得,感情古代人也那么八卦,还给人按上一些什么名号,怪不得明清时候的小说这么流行,原来都是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

像什么十八罗汉、四大天王、五虎上将之类的都层出不穷的。这些称号和榜单估计官方并没有认同,都是民间或者是后世的艺术手法加上去的!

小厮闻言,摇了摇头道“这个小人就不知道了。不过现在市井之中都流传着几个不同的版本,一说熊子丹、干骜、子烈、简雍、贞姬为五子良将;一说熊子丹、干骜、简雍、子烈、任嚣为五子良将;一说熊子丹、干骜、简雍、贞姬、黄煌为五子良将。还有的版本就是韩腾将军也位列五子良将之中,只是争议不断,尚未确定下来。”

宋君偃点了点头,等到小厮离去了,子恒不由得微笑着道“君父,看来熊子丹、干骜等几位将军在民间的人气很高啊,这都已经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了。”

闻言,宋君偃颔道“这也是寡人希望看到的。我宋国尚武,凡黔都迷信武力,崇拜能征善战之人,这个无可厚非。有这五子良将的榜单,似乎更能激励将军们的斗志呀!”

“君父所言极是。别的不说,我宋国这么多将军,这么多能征善战的良将,可是能进入五子良将这个榜单里的只有五个,大家还要挤破脑袋才能上榜呢!君父莫不是想要出台五子良将的榜单,以此激励将军们的斗志吗?”

“哈哈哈哈,这可是莫大的殊荣啊!天下良将何其之多也?可是等到他们百年之后,除了青史留名,在史书典籍上还记载着他们的名字,和寥寥的几场战绩之外,又有谁来传颂他们的功名呢?”

子偃笑着道“黎庶都是没事找事的,闲暇之余也要找一些饭后谈资。五子良将,这名头足够唬人了吧?也罢,寡人也好成人之美,回宫之后便根据各将领的战功、能力、资历等方面整合出五个人来,作为我宋国的五子良将!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