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72章 祸水西移(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宋王偃元年二月一日,宋国正式迁都。

在宋国所有的王公大臣,妃嫔公子们动身之前,获水大营已经先一步出动了整整二十万的精兵强将赶到河内郡,十万人驻扎于邺城、繁阳一线防备北面的赵国,十万人驻扎于酸枣、安墟一线防备南面的魏国。

宋国如此兴师动众,无论是赵国还是魏国都不敢轻举妄动!

虽然宋人防患于未然地在边境屯驻重兵,但是赵魏两国都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因为他们事先已经得到了风声,宋国迁都朝歌,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

值得一提的是,宋国虽然已经迁都朝歌,但是考虑到商丘还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故而将商丘作为宋国的陪都,即第二都城。

随着宋国将都城从商丘搬到了朝歌,宋国乃至于整个战国史都掀开了新的篇章。

……

在前往朝歌的官道上,一路烟尘滚滚,是宋国的宋王偃和他的臣子、妃嫔和公子们的车驾在那里行走着,拱卫在他们四周的兵马近三万,可谓是声势浩大,兴师动众得很。

六匹身上没有一丝杂毛的白马,正在拉着一辆圆顶伞盖的大车。

伞盖车里,坐着宋王偃、子干和苏贺。

子干将一份递给宋王偃阅览,随即说道“王上,这是苏秦从大梁传回来的奏报。据他所说,老魏王已经卧病在床,现在魏国的朝政都是太子嗣在打理了!关于合纵伐秦的事情太子嗣表示很赞同,并且于数日前与韩王康一道前往邯郸,请求联合赵国的军队。”

“大事可期啊。”宋王偃微笑着道。

闻言,子干一脸凝重地道“大王,臣这里还有一份密奏,是郢都那里传来的。”

宋王偃接过子干递过来的竹简,看了一遍,也不由得皱着眉头道“楚王也有意合纵伐秦?”

“看样子是的。”子干叹了口气道,“灭越之后,楚国只有少部分的兵力还在南方征讨叛逆的百越部族,消灭他们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楚国一向是有意北上争霸,逐鹿中原的!现在我们宋、韩、赵、魏四国意欲合纵伐秦,楚王未必不想来分一杯羹。”

宋王偃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楚人是什么脾气宋王偃还是知道的。贪婪、桀骜、剽悍、扩张成性!

在这个战国乱世里,楚人有着这样的脾气倒是极好的。大争之世,凡有血气,必有争心,不争,即亡。

楚国能从七百多年前的一个不过五十里的小国,扩张到现在方圆五千余里的疆域,说楚人没有侵略成性,这是不存在的。

楚国灭国无数,诸如江、黄、蔡、陈等淮河流域的国家都是被楚国灭掉的,不过楚人做事还算很地道,把人家的国家灭了,还保留人家的祭祀,这不,他们每灭掉一个国家,只要是顺从一点的,楚人都会赐予封君,给予封地和食邑。

楚国的封君不同于宋国的封君。

在楚国,封君在自己的封地里就跟土皇帝一样,封君拥有征收赋税的权力,有兵权,各种权力加于封君,除了没有外交的权柄他们什么都有。楚王的诏命到那里都不好使!

而在宋国则不然,宋王偃对于自己的封君可谓是极为苛刻的。

在宋国,他们的封君是没有兵权和外交的权力的。

楚国的封君特别多,那是一抓一大把啊!

楚王之于各地封君的臣民,就好似印证了那一句话一样“我的封君的子民,不是我的子民!”

所以楚国没到打仗的时候,各地的封君都会出兵,自带粮草军需。这样所造成的矛盾很多,其中最大的弊端还是整个军队的战斗力良莠不齐。

绕是如此,楚国依旧强大,作为南方的霸主大国,绝对没有一个国家敢于忽视楚人的影响力。

不知道为什么,楚国一直跟中原国家死磕到底!

在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