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48章 功盖三皇五帝(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宋王偃对于教育模式的改革的春风吹袭了整个宋国。

宋国为此颁布了几条政策和法令,废止私塾,大兴官学,设九年学级制度,立考试制度。

同时,宋国还明文规定,改革措施颁布当日,立即生效。凡是宋国境内的私塾先生不可以招收二十岁以下,未曾行加冠礼的年轻人为学生,但是私人拜师可以,不能开设私塾!

违者,配吴郡服劳役三年!

不仅如此,宋国大兴的官学还降低了门槛,大量招收寒门子弟,不论出身,不论贵贱,皆可就学于官学。为此宋王偃还舌辩群臣,据理力争,压低了入学的学费!

在官学之中,还设立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针对全年级和全班级放奖学金。还有,对于那些品学兼优,又家境贫寒的学子,宋国还将放一部分补贴!

此政令一出,顿时令国人沸腾起来!

宋国境内的私塾纷纷倒闭,被拆除,当然了,国家是不会做得那么过分的,故而只是勒令那些私塾先生关掉私塾,然后勒令私塾里的学生退学,仅此而已。

国家不承认的私塾的存在!

在私塾纷纷关门的同时,各地的官学也在兴建当中。说是兴建,其实很多地方也只是修缮一下,直接购买了民居作为书院,或者是拔地而起修建的学院。

小学的学院自然没那么讲究,好多都是通过修缮的民居,然后装饰一下就成了书院的。中学和大学的比较高端大气上档次,一般都是修缮大宅子,或者是直接兴建的,因为中学和大学一般都在城邑里面,故而比较大!

而在各地都开始兴建书院的时候,宋王偃也闭关摸索着什么,好几天都没上朝。大臣们打听消息,听闻宋王偃的确是在闭关,而没有沉溺于酒色当中不可自拔,故而都放下心来。

过了大概半个月,宋王偃终于出关,当然了,他在闭关的时候是不可能关自己的紧闭的,只不过他将上朝的事情交给太子恒,处理政务的事情交给王后干婉而已。

其他的召嫔妃侍寝什么的,宋王偃是照干不误的!

这一日,宋王偃召开了临时的大朝会,将群臣都请进殿中,而后命内侍将几页尚未装订好的纸张递给他们。

“诸卿,这便是寡人闭关半个月的成果!你们都是饱读诗书之士,你们都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

听见宋王偃这么说,在场的大臣都拿起了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篆的纸张在那里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养不教,父之过……呃,这都是什么?闻所未闻!

最后还是相国黄庸言道“大王,不知道这三字体裁的是诗歌吗?”

宋王偃颔道“可以说是诗歌,又不尽然。这种体裁的诗歌,寡人称之为三字经!”

汗!群臣皆汗颜,感情宋王偃闭关半个月捣鼓的就这种诗歌?

这所谓的三字经念起来倒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但是一国之君不去上朝,不去处理政务,反而去卖弄文章,搞这些诗歌出来也太不像话了吧?

“大王,不知道这三字经有何用处?”黄庸硬着头皮问道。

他还是不相信宋王偃会闲着蛋疼,搞这些一点“内涵”都没有的诗歌出来!这根本就是打油诗的一种,通篇流畅,朗朗上口,但是说的是什么意思那些读书识字的人都知道!

诗歌和文章是用来干嘛的?文人卖弄这些就是为了故作玄虚,显示自己的文采的!

宋王偃说道“实不相瞒。诸卿,寡人上一回东巡,有感于我宋国的启蒙教育实在是不成体统,此三字经乃是给予小学这一学级的学子启蒙所用的。”

“小学的课程,最好是启蒙的文章,似孔夫子那样的之乎者也,连我们这些刚刚涉猎其中的成年人都尚且懵懂,更何况是那些年纪尚幼的小学生呢?故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