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五章 靖康之难(九十三)(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此前,宗泽曾派人给赵野与范讷送信,讥笑和讽刺他们畏敌退缩,要求他们立即率部勤王,与自己在东京城下会兵。赵野与范讷瞧不起宗泽,认为宗泽太狂妄,既不回答也不出兵。宗泽于是与诸将共议,愿单独出战,对抗金军。

都统制陈淬建议道“敌方炽,未可轻举。”

宗泽闻言大怒,当场就要斩陈淬。众将赶紧罗拜,请求饶陈淬一命,让他戴罪立功。

这次向南华出兵之前,宗泽对陈淬说道“汝当先诸将一行,以赎前日之过。”

陈淬回答道“愿尽力!”陈淬领兵前进不到十里路,便与金兵相遇。陈淬趁敌不备,领兵猛攻,击败金军,迅速占领南华县。

赵野、范讷、翁彦国虽然也接到了大元帅府命令,但他们仍在南京观望,或在泗州徘徊,似乎都没有出兵向东京城靠拢的计划。

这天,泗州知州贾公望来拜见翁彦国道“京城报甚恶,天子日夜望中丞救援,今留此不进,岂欲反邪?泗小垒,钱粮俱竭,自来日更不供,公宜斩公望以谢军,第恐朝廷他日未遽贷公尔!”翁彦国闻言惭愧,第二天竟领兵往淮西而去。

此时,各地组织的勤王队伍大都在路上。其中,宋钦宗寄予最大期望的陕西五路勤王兵,距离京城仍很远。这支队伍的主帅,是集英殿修撰陕西五路经略使知永兴军范致虚。他们在行进途中遭到娄室五万金军的强力阻击。自今年正月开始,他们苦战十几次,死伤甚众,于正月二十三日攻克潼关,正在向东挺进中。

范致虚是一老臣,乃宋哲宗元佑三年进士。去年三月间,他受命接替任谅,担任京兆府知府,措置陕西兵马。后来,宋钦宗又任命他为陕西宣抚使、陕西五路经略使。受命措置陕西兵马的还有钱盖,任陕西制置使。

当时,西路金军正围困太原,声震关中。范致虚“修战守备甚力”,他最初打算固守黄河,而将河东置之度外,于是下令沿黄河岸边修筑连环堡垒。他广招人才,不论各色人等,只要有所专长,皆借补官职发给俸禄。如僧人宗印、道士张孝庆等,皆借补为幕属统制官。

宗印是汾州孝义县人,本姓赵,落发为僧,任万花寺长老。他见战火纷飞,便欲去外地避乱。经过河中府一座寺庙时,他题诗一首,曰七十老僧西复东,乡关在望念飘蓬。大辽半岁九分尽,全晋一年千里空。周召已亡无善政,蔡童虽死有余风。华阴乞食商山去,岩谷幽寻四老翁。

安抚使席益碰巧看到了这首诗,觉得很有水平,遂派人将宗印追回。席易与宗印一番交谈,大为惊奇,于是将他推荐给范致虚。

宗印与范致虚见面时,谈起用兵之道,滔滔不绝。范致虚以为宗印乃一奇士,于是,令他还俗,借补官职为中散大夫、直龙图阁,任命他为宣抚司参议官兼节制军马。王伟、王方、李道峰、宋戡等将领,都要听他管辖指挥。

宗印建议修筑长城,起自潼关,止于龙门。如此,便可将金人阻挡于长城之外。

范致虚予以采纳,并签署公文,严厉要求各地立即着手行动。然而,上下官员们对此皆不赞成,“应命而已”。结果修筑起来的长城仅及肩高,不起任何作用。

其实,范致虚就是一介文人,“谬不知兵”,对边防兵革之事很外行。当时,有些人为获得赏钱,所献守河之计如同儿戏一样。可范致虚竟察觉不出,往往下令按法施行,结果“军民与州县不胜其扰”。

范致虚还仿效西汉张良的《散楚歌》,撰写了《散金歌》,并派人到金军寨旁张贴,或张挂于金人占领之州县。歌词内容是这样的丙午新回丁未初,金人浑似釜中鱼。鱼潜水底时时活,鱼处梁原自丧躯。北人意似南方马,赤羊金兔金自杀。若向南朝金杀金,金龙活也今秋灭。北人半是南朝民,食禄南朝终为君。失意暂时辞汉主,彷徨不忍痛思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