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收心(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盯着陈奇瑜不解的目光,崇祯皇帝悠然长叹,意境深远。

是人就有毛病,陈奇瑜自然也不例外。

历史上,李自成和张献忠抚而复叛,惊坏了五省总督陈奇瑜。

他急忙赶到宝鸡,一见遍地烽火,丢城失地,好不容易平静的陕西又如同鼎沸。

他抚胸长叹,懊悔不及。然大错已经铸成,后悔无用。

急于找背锅侠的陈奇瑜,立马就把宝鸡知县李嘉应推了出去,说他不遵命令,擅自杀降激起叛变,下令将其逮捕。

后来又怕分量不够,于是把陕西巡抚练国事也参了一本,说他处置降人不当,罪责难逃。

只是,陈奇瑜企图移花接木,嫁祸于人,却踢到铁板上了。

陕西巡抚练国事是有后台有组织的人,魏公公的年代,他被人弹劾是星的东林党人,以至削去官籍。

崇祯元年,东林党卷土重来,声势更炙。

陈奇瑜惹上东林党人,还想让人家背锅,又岂有好果子吃?

于是,东林大佬纷纷跳出来,弹劾陈奇瑜溺职、玩寇、失机、助盗等七条大罪,并弹劾兵部尚书张凤翼与陈奇瑜沆瀣一气,欺君误国。

玩这些阴人的小手段,崇祯朝又有谁能玩得过东林党人?

群情汹汹之下,本尊下旨,陈奇瑜革职听勘,随即派锦衣卫往陕西锁拿,发往边塞充军。

并且,因为东林党的压制,陈奇瑜直到大明凉凉,也始终没有起复的机会。

否则,陈奇瑜的事情算什么大罪?

在大明如此不堪的处境下,有人帮忙讲话,自身又有如此惊艳的军事才能,怎么可能没有出山的机会?

直到南明的时候,才有人想起这位军事大拿,可惜一切都太迟了!

因为不剃发易服,陈奇瑜被建奴杀害了。

忆起这些,崇祯皇帝目视陈奇瑜,真诚地说道“卿遣戍之事,并非剿匪不力,也非抚贼失败所致。

朕是恨卿听信谗言,意志不坚;诿罪他人,没有担当。

为帅者,腹里有乾坤,胸中有沟壑,军中一切事务,调度自有深意,岂容他人置喙操弄?

又岂有推诿下属之理?

说起来,此皆文臣掌军之弊,因善于谋断,过于追求手段,无视本意。

故而朕让卿戍边,砥砺心志,磨炼意志,唯有经历风雨,方能再见彩虹!”

陛下知我,怜我,懂我。

听着崇祯皇帝的肺腑之言,陈奇瑜忍不住泪如雨下,陛下没有说错,更没有冤枉他,自己的过往,可不正是如此?

“陛下,罪臣不体圣意,有负皇恩!”

泪水滑过脸颊,陈奇瑜捂着脸,哽咽着跪倒在地,朝崇祯皇帝请罪。

随着无声的哭泣,戍守边疆时的不满、委屈、迷茫等负面情绪,统统不翼而飞。

取而代之,唯有竭尽所能,报效陛下拳拳爱护之恩。

“爱卿请平身!”

陈奇瑜如此,倒弄得崇祯皇帝有些不好意思了。

同时感慨皇权对于这些身怀大明的忠臣,杀伤力还真不是一般大。

旁边的李邦华见二人君臣情深,双目中俱是艳羡。

“李爱卿别来无恙?”

安抚好陈奇瑜,崇祯皇帝龙眼转向李邦华,微笑问道。

“托陛下洪福,微臣一切安好。”

陛下问好,李邦华不敢怠慢,起身一辑答道。

“你我君臣之间,无需多礼。”

崇祯皇帝摆摆手,随意说道。

如果说崇祯皇帝和陈奇瑜还有隔阂的话,可和李邦华,那真是君臣情深了。

李邦华是在崇祯元年起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