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六章 老宅(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下午我就不来了,爹娘要带我去爷爷奶奶家拜年!”

这次来,福宝是向明烽请假的,可怜学堂都放了假,她还要每天到张家来读书写字,衙门里都放了假,才敢来向明烽讨假。

明烽应下了,他知道春节,各家都要走亲访友,福宝不可能还像平日里一样,到他家玩耍,可心里到底是有些不舍。

这些日子两个小孩天天腻在一起,一天不见小丫头,他总觉得心里空拉拉的。

福宝在张家呆了一会,吃了一些柳氏端来的点心,又和明烽一起给张书吏打了下手,往大门上贴了中规中矩的一副春联。

“春风春雨春常在;多福多寿好运多”

才告辞,回了自己家中。

回到李家,福宝不好意思说,明烽给她了压岁钱,只将对联拿出来,要求父亲帮她张贴在自己的房门口。

杨氏打开对联一看,字挺好,比起街上买对联的,也不遑多让,还以为是张书吏书写来送他家的。

李捕头也道,这书呆子今年居然开了窍,还知道邻里之间的礼尚往来。

李家当然也早早的买好了的春联贴上门,只是,原来只有院门贴上了春联。

女儿多拿回一副,杨氏也不嫌多,直接就贴在了自己正屋门口,福宝反抗无效。

杨氏还责怪道“小孩子家家要什么春联?福宝那间小屋还没住人呢!没得浪费了这好字。”

晌午,收拾停当后,李家锁好了门,李捕头和杨氏带着一干儿女雇了一趟车,拉着置办的年货鸡鸭鱼肉等等,直接去了李家老宅吃团圆饭。

福宝的爷奶住在酉阳城南郊,李氏族人大多聚居于此。

之前福宝一家也住在这里,三年前,李捕头升了职,家境富裕后,才搬的到现在城北的桂花巷。

都说酉阳地界,东贫西贵,北富南杂。南郊这片大多住的是一些贩夫走卒,手艺人等等,李家老宅倒是离李福宝的外家不远。

马车停稳以后,大伯娘王氏则带着她的大儿媳妇迎了上来。

还不等杨氏带着年幼的福宝下了车,大伯娘就手脚麻利的爬上了车。

和媳妇一个搬,一个接,很快将车里的物件,都卸下来,专业程度,不亚于码头搬运工。

“二弟,来就来了,每次还带这么多东西,真是太客气了!”

大伯娘王氏嘴里说着客气的话,手脚却毫不停留,麻利的将杨氏带来的鸡鸭鱼肉和礼品,飞快的往屋里搬。

饶是见过王氏许多次这种那个行为,福宝依旧觉得很不适应。

李太爷和李老太太一共生育了四个孩子,清一色的儿子,没有女儿。

李捕头排行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兄长,下面两个弟弟。

因为李家儿子们年纪都大了,下面的孙子辈又要娶妻生子,如今加上重孙辈,已经四代同堂。

老宅自然是住不下这么许多的人,因此李家很早在儿子成亲后,早早的分了家。

按照惯例,长子继承家业,因此李家也只有大伯一家人,跟着老两口住在老宅里。

其他三个儿子,都各自分家出去,自立门户。

李捕头带着一家老小走进院子时,福宝的三叔一家人已经到了。四叔一家却还落在后面,未到场。

杨氏脚步刚进了门,地界都还没踩热乎,气也来不及喘一口。

就听见婆婆李老太太使唤自己的声音。

“二媳妇,快去灶房里帮你嫂子搭把手。事儿挺多的,她忙不过来。”

杨氏心头不喜,一股邪火往上冒,这老太太经年不在一起生活,不仅没有收敛,态度越发的刁钻了。

到底忍了忍,杨氏不愿意大过年的找不痛快,反正分家了,以后少过来就是了。

便麻利的挽起袖子,把女儿福宝交给丈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