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禅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宝玉回到了自己房间。

原本住在自己房间里的几名参赛选手全都不在,和他同住一屋的几人,基本都在第一轮时就被淘汰了下来,有一些都已经下山去了,宝玉对他们也没什么印象。

他没有在意,盘膝坐在榻上,思想渐渐放空

三年来,他在山上习武修佛之余,基本每天都会打坐调息,是为禅思。

禅思,又名‘禅观’,被誉为佛教生命的源头活水。

有道是基督教若离祈祷便无有生命,佛教若离禅观便是无源之水。

释迦摩尼作为佛教的创始人,相传自幼便受到最好的婆罗门文化教育,遍学《吠陀》、《梵书》等六十多中婆罗门圣典,并苦学古瑜伽术,以及骑射、摔跤等实战技法。

他所创建佛教之初,主要有苦行和禅定两种修佛之法,修学禅定三年,悟道了定中唯见无所有的“无所有处定”。但却没能从其中求得解脱生死之法门。

于是便释迦便开始拜访名山大川,师各家之所学,继续修禅,并悟得了更为高深的“非想非非想处定”,但是却仍未曾从中见解脱之道。

一路苦行,却不得结果。

此时的释迦,苦行六年,已经是身体干瘦至极,双目深陷,全身仅剩皮包骨头他定力无双,虽然心中尚觉清爽,但他的身体已经撑不住了,而且苦苦追寻的解脱之道,了无踪迹。

终于,释迦放弃了苦行。

他在尼连禅河中洗了个澡,调养好了身体,来到了一颗树下。

坐而发誓

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

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

决意另辟蹊径,开创一条解脱之道。

他以禅定为本,调和身心息,克服杂念、睡眠、昏沉。苦乐皆舍,万虑具捐,心如明镜止水,清静澄澈。

于是,他在此寂定之下,初夜悟得宿命通,继而又证天眼通、他心通、神变通、神足通

至此,他已证得共外道的五神通,但尚未见解脱之道。

他觉悟成佛所剩最后关键为一神通为‘看’

便是“止定心中以智慧观”。

释迦所修的‘观’,便为‘禅观’,他把生死轮回之因归为自心,推究到最后,观出‘无明’为引起生死苦恼的最终根源。

他以‘禅观’入道,灭掉‘无明’,当天破晓明星出时,豁然大悟,解脱一切系缚,成就‘佛陀’!

至此以后,‘禅观’成为佛门众多观法的根本。

追本溯源,佛门所有的观法,都是源于释祖的禅观。

此时的宝玉放空了心神

他的一身功夫,除了这三年的苦练,这具身体原本的主人留下的扎实的底子更加功不可没。

但修心与观法,却全靠的他自己。

他的识海中,支离破碎的画面一幅幅快速的闪动

有着前世学校里,坐于宽敞的教室之中,老师在指点着黑板高声讲课

有在宿舍中,几个同学一起玩着游戏

工作后,凌晨时分,坐在电脑前编写着代码

今生在灵隐的修行

自己坐在师傅的身后念佛打坐

在后山的深林之中被师兄爆锤

最终,今天的自己眉眼低垂,一手捏断了胡杰脊椎的画面出现在脑海。

以旁观者的角度看着自己的动作整个人散发着金光,身体微微侧过,一脸平静的将胡杰脊柱捏断。好似一个木的感情的杀手

不,应该是怒目金刚!

修佛、不杀生、渡众生,不等于软弱可欺。

师傅解空淡薄。

师兄宝闻暴躁。

而宝玉,他有自己的路

良久。

宝玉缓缓睁开了双眼,精光内敛,神完气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