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八章 踏入星际时代(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这个时代,必然是大宋的时代!

虚空大帝的虚空经,恒宇大帝的恒宇经,阿弥陀佛大帝的信仰大道,道德天尊的道德经……

这是自远古而来四部大帝级经文,蕴含无穷奥妙。

纵然是宇宙间最古老的门第,最强大的神朝,也绝对没有得到过四部完整帝经。

这些经文,日夜在大图书馆里被大宋修行者破解吸收、在天道院里被儒家学子们来格……

一点一滴融入进大宋的修行体系之中。

大宋起于凡尘,以武学起家,最初最强不过是先天功法、肉身武学。后来吸收“大唐双龙”中破碎虚空境界的战神图录,精气神合一,是为人仙武道。

在“聊斋”世界,得“大威天龙真经”,武道愈加精深,朝着人人如龙的方向发展。又得香火信仰之道,建立朝运体系。

儒家格物,军中习武,道门、佛门修行诸般神通,香火成神祇,百家争鸣!

直至“蜀山”,大宋通往“仙”的道路已经打通,人人都有成仙的机缘,不管是武道成人仙,还是神道成神仙,或者是仙道成地仙,皆有成体系的修行功法,配合无数领悟,想不有所成就都难。

如今,再得四部帝经,以及九十九龙山里无数灵根,大宋底蕴越发深厚。

遮天世界是讲究体质的,也既是天赋。

其实,任何世界都讲究天赋,大宋亦然。但赵佶希望最普通的凡体,也能有所成就,只要他足够的努力。

所以准备格出四部帝经,化为最浅显的学问,供天下人修行。

赵佶在炼化九十九龙山,天道院在格帝经,这显然都不是短时间里能够做到的。

……

大宋新历80年,天道院初步消化完帝经,形成好几门学问,被大宋教主道君皇帝一一命名。

有从《恒宇经》中诞生的大日聚变学,此大日道中有诸般神通,大日聚变灭绝神光线的威力尤为突出,一掌大日聚变神掌,可灼烧众生。

亦有从《虚空经》中推演出来的星河物理学,其中粉碎真空大法,有一击歼星的威能。

佛门的信仰之道,融入大宋的神朝理论,香火成神之道越发的完美,有再现天庭众神的趋势。

《道德经》,更是成为大宋道门修行者必须研读的经典。

而在泰山,这座山已经被大宋挖掘了几十年,细细将山中埋葬的一切都给考古了出来。

上了玉皇顶便能感受到来自远古的气息。

那是一座座祭坛,并不大,古朴而简单,由五种颜色的奇土筑成,充斥着岁月的气息,也不知道存在多少年了。

祭坛内部封存的玉板,都已经被完整的用道法剥离了出来,上面划刻着不少复杂的文字与符号。

有四帝尸灵在鸿蒙空间里,这神纹破解出来一点不难。

这样的五色祭坛,泰山上实不在少数,竟然多达数十座。

每一座五色土坛都很古朴,刻满了岁月的印记,一看便知存在无尽年月了,五色土坛或封有玉片或封有石板,上面皆有刻印有难以辨识的古老文符。

而就在这些祭坛的中心之处,是一座大型五色石坛。明显不同于其他各座土坛,地处玉皇顶中央位置,大气磅礴,远远大于那些土坛。

石质祭坛上堆积着不少玉块与石板,皆古意弥漫。

无论是玉块还是石板上都刻有极其神异的古字,比那些五色土坛上所见到甲骨文还要原始,那是近乎于天书画图般的神秘符号。

大宋教主道君皇帝赵佶,在泰山玉皇顶祭天之后,望着这些玉块石板上的时空符号,伸出了神念。

霎时间,五色光华闪耀,五色祭坛上陈列的玉块与石板突然变得晶莹通透起来,上面刻印的古字部烁烁放光,整座大型祭坛流转出一股柔和的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