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600章 炮击(2)(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炮击停止不久,焦木华迅速收拢人马,百里燕令人返回大营,测量弹丸数量和落点。

粗略发现弹丸两百七十多颗,实际应该超过三百五十颗,测得最近一颗就落在岸滩,最远一颗距离岸边三百二十步,一直打到大营的中线。这意味着金雪狄人火炮最大射程是一里半,其他普遍只有一里地,甚至还有落进水里的情况。

弹丸大小各异,大的十七八斤,射的也最远,小的六七斤,另外还有十三四斤,均为生铁弹丸,而不是铜丸或是铅丸。

“大人,这才不到半个时辰,金雪狄人少说扔来四千多斤铁,这要是轰上一昼夜,还不得有十万斤的铁球在我军头上,我咸国十年前,怕是一年也不产十万斤铁。”蒋杰气愤说道,第一次被敌人领先的压迫感,让他有些不安。

百里燕看着地上的弹丸,脸色凝重,他此时想到了更多。

“别慌,他们也就这点能耐了。今后我们也会有的,而且会比他们射的更远。去,派人传令沿岸各军各营,不得后退半步,就地挖掘壕沟与猫耳洞,以躲避炮击。令咸军老卒,沿岸择视野开阔之处修造野战工事,金雪狄人这点伎俩,还吓不倒本将。”

“诺!”

百里燕不担心火炮的危险,至少在装药破片弹、榴霰弹、爆杀弹出现之前,实心弹丸的威力仅限于钝器杀伤,不具有实质的大范围的爆炸半径杀伤。让百里燕担心的是诸侯联军火器经过几年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当天下午,金雪狄人进行了第二次炮击,持续时间更长,而且将火炮直接推到了岸边,大小三种口径共计四十六门,隔着河几乎用肉眼都能清晰看清。

装填手非常麻利的装填药包,准备时间大大缩短,此外金雪狄人使用了炮车,一种完全由实木打造的笨重木车,火炮斜插在炮车上,用独角马拉动。

口径最大的少说得有四五千斤,还是青铜炮,小的目测也得一千百斤,重炮牵引时还需要铺设木板,否则就会陷入滩涂软烂的泥泞中无法动弹。

如果说药包装填技术足以让金雪狄人的炮队看起来像是十七世纪的炮兵,那么填膛就有点十八世纪的技术功底。

无论前膛炮还是前膛枪,中后期出现填膛,既用一块碎布或纸张,用炮杵在火药、弹丸按序送入膛内之后,用布条纸张堵住枪膛。起初是因为火器运动或是向下开枪时弹丸掉落,用柔性物体堵塞枪膛以防止弹丸掉落。

后来技术的发展,让填膛有了进一步认知,既火药爆燃所产生压缩动能密封性越好,储蓄动能越大。

金雪狄人用炮都是炮口高于水平线开火,根本没有弹丸掉落的可能,显然填膛和药包装填技术,并非来自于实战,而是舶来技术,来源只能是中原。

唯一让百里燕感到庆幸的是观察半天,并没有发现炮耳,整个大炮通体一根光杆,直接躺在炮车当中。注1

炮耳是用以将火炮固定在车架上的外部结构,铸造火炮通过浇铸一体成型留在炮身,在炮耳出现之前,火炮只能坐在笨重的跑车中运输。

炮耳出现后,火炮进入轻型化,装载于实木或半金属的炮架上。直到中后期金属切削技术的发展,炮耳得以切削加工,从而装上了轮子。同时前膛炮炮管材质的改良,进一步减轻火炮重量,由此火炮开始进入骡马轻型化牵引时代。

炮耳结构虽然简单,但浇铸工艺要求较高。

由于金属流动性和浇铸温度决定了铸件的最终成型质量,炮耳的出现也增加了炮耳部位铸造缺陷,导致火炮直接报废。

因此金雪狄人发现在无法保留炮耳情况下,铸造出合格火炮之后,断然放弃了仿制长孙国火炮炮耳,干脆采用光杆炮。

此外铜炮最终被铁炮取代,是炼钢、冶金、材料、锻造、热处理、切削等,一系列系统化技术体系成熟后的必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