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8章 有福气的李小宝(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当晚,李家人吃了难得丰盛的一顿晚饭。

人手一大碗的咸菜肉沫蛋花汤,高粱和山薯混在一起熬出来的、谁都可以随便吃的稠稠的粥,粥里大块的山薯、多多的高粱,大大缓解了李家人的饥肠辘辘。

“小姑,要是以后咱家天天都能吃这么好那该有多好。”

吃完了饭,小七郎一边陪着两个弟弟玩儿,一边还不忘一脸憧憬的,对正暗搓搓拿手指戳小九胳膊玩儿的李淑说。

“会的。”李淑收回祸害九侄子小胳膊的那只手,一脸若无其事的对着自家小七郑重作出保证,“只要你们听小姑的话,咱家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听着自家小姑这与其说是“保证”,倒不如说是进一步确立自己家庭地位“要求”的话,七郎无语片刻才一本正经的朝着李淑用力点头,“我肯定听小姑的话。”

七郎想的是,反正在今天之前,他也一直都是自家小姑的跟屁虫。

小姑的这个要咳,这个保证,有与没有,对他来说其实根本没有任何影响。

话说,他家小姑难道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多此一举吗?

以他家几位长辈对他家小姑的疼爱程度,他们这些还要靠着爷奶、爹娘吃饭的小豆丁,难道还能翻了天去?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李婆子就已经给自己丈夫以及儿子准备好了出门的行囊。

行囊里装着一个用来装水的小陶罐,装着几根她昨晚蒸好的山薯,除此之外,李婆子还把家里仅剩的六个铜板拿了出来。

她把铜板递给李老汉,“这几个铜板你带着。”

州城和镇上不一样,李老汉他们要想进城,每人得给守城的官兵一个铜板才行。

这一点李老汉显然也很清楚,他把铜板妥善收好,然后才示意大儿子去赶牛车。

李老大放下碗,揣着一肚子的高粱米粥,大步流星牵牛去了。

昨晚吃的饱,今早的粥李婆子就没舍得再多放粮食了。

不过就算如此,比起挖到山薯之前,李家人现在喝的粥,那也还是要浓稠许多的。

送走了去州城卖山薯的李老汉父子三人,同样喝了一大碗高粱米粥的李老三、李大郎就扛着锄头下地去了。

与此同时,李家的其他人也收拾好碗筷,打算去山上继续找山薯了。

“娘,我也要去。”被默认在家留守的李淑,扯着李婆子的衣袖,非要跟着嫂子、四哥以及侄子们一起上山。

李婆子脑壳儿疼,“小宝乖,你几个侄子是上山干活儿去的,等啥时候他们忙完了,娘再让五郎几个带你去耍。”

“我也是去干活儿的。”李淑努力踮着脚,试图让自己的身高变得有说服力一些,她对默默站在一旁的五郎道“之前的山薯就是我发现的,对吧,五郎?”

五郎点头如捣蒜。

别说小姑没撒谎了,就算小姑是在信口胡说,那他也必须帮着小姑兜下这个谎——他可不想小姑默默把他记在心里的小黑本儿上。

“您看,五郎都帮我作证了。”李淑揪着李婆子的一只衣袖,“您就让我跟着去吧,我很有用的。”

李婆子不同意,“你个三岁的小丫崽子是能挖土还是能搬筐?没得你跟去了,你嫂子他们还得多分出一份心思照顾你。”

“我能找山薯!我运气可好了,肯定比所有人都找的快、找的多。”

李淑觉得自己可不是在说假话,比起李家的任何一个人,她都要更加了解山上的山薯到底长在什么地方。

毕竟,她可是经历过十多年后那场大旱的人。

彼时,饿疯了的燕山村村民,为了找出更多吃的东西,差一点儿就把燕山外围的地皮都给整个儿翻过来了。

那时候的燕山村,十户里面起码有九户半家里连一粒米都找不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