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番外:隐逸云梦非吾愿,不作无心出岫云②(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春秋之后有战国,然后便是大秦一统天下,那纵横捭阖之技也便没了用武之地。此后秦皇焚书坑儒,将那百家弟子都当作术士之流,驱逐杀戮殆尽,百家之学仅剩残余,苟且偷生的百家子弟全数散入草野。

到了大汉一朝,孝武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仅剩的百家之学残余也逐渐式微。可以想象,再过几百年,百家绝学便会慢慢断绝,成了真正的“绝”学。

而鬼谷一门,则因隐逸不出,侥幸逃过劫难。

历代鬼谷谷主因循王禅老祖,也就是第一代鬼谷子的“出世”之学,矫游天外,不拘于物,隐姓埋名,游历天下,只以传承鬼谷绝学为己任,虽然弟子单薄,但传承也未断绝。

传至汉朝永光、建昭年间,鬼谷谷主已是第十代传人,名唤吕胤,又名彤川道人,一身所学可谓尽得鬼谷真传。

这彤川道人在游历天下之时,于那黄河决口的荒赤之地,救下一名六七岁的男孩,便将他收作弟子,没想到这半路捡来的弟子竟是天纵奇才,无论学问义理、术数武艺,学什么都是一学便会,真是意外之喜。

于是彤川道人隐然便将这个叫做张凌的少年视为了自己的衣钵传人。但是早年间他曾经看错过人,所以如今也是慎之又慎,不敢随意便下决断。

彤川道人带着张凌游历天下,一边以天下为西席,讲那人情世故,一边身体力行,教他学问功夫,倒也逍遥自在。

彼时天下贼寇横行,黎民流离失所,彤川道人在道旁又捡到一个孤苦无依的女娃儿,这师徒二人才算是有了个照顾生活的人。彤川道人让这女娃儿随了自己姓氏,就着张凌的名字,为她取名冰儿。

一行三人走走停停,三年中走遍了大半个中原。这段时间之内,少年张凌竟将师父的本事学去大半,虽然缺少习练火候,但彤川道人只觉自己竟有教无可教的趋势。

没奈何,他只好带着两小返回云梦山中。那里有鬼谷一脉祖庭,是王禅老祖的发祥之地。在鬼谷洞中更是珍藏着千余卷珍稀古卷,都是世间难寻的精妙学问,或可满足张凌的向学之心。

既然已经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云梦鬼谷祖庭,便是已经认可了他们的弟子身份。

时光匆匆,转眼又是三年过去,、彤川道人已届知命,张凌也已是一名十五岁的少年。

在这几年之中,张凌又将鬼谷洞中千卷藏书一一看完,小冰儿对这些学问武道却无甚兴趣,只是尽心尽责照顾好师徒二人的起居,俨然成了一副大管家的派头。

这一日,张凌将最后一卷藏书看完,却是一部道书,名为《黄庭缀玉集》,是武帝时道士朱璜所著,其中服气养生之法说得神乎其神,但却不知效用如何。

张凌读书既多,自不会随意轻信这些虚无缥缈的道书。他沉思良久,忽然叹道:“先生,鬼谷洞内藏书我已读完,但是只觉杂乱无章,良莠不齐,据此学习,又能学到什么东西?”

彤川道人气得吹胡子瞪眼,道:“我鬼谷一门遗留下来的这些珍贵藏书,是别家想看都看不到的!不论是纵横韬略还是医卜星象之书,若是被别家拿到,便能成为一脉之宝!怎么被你一说,感觉一无是处啊?你看得如此快法,里面的学问可都学会了?”

张凌摇头道:“弟子哪敢非议门中藏书?我之所以看得快,只是因为囫囵吞枣罢了。里面的学问,有些值得一学,有些却存在冲突,不学也罢!”

彤川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这小子之所以读书如此之快,是因为他根本没有学全!

他心中大怒,但知道张凌心性高傲,寻常学问可能真的看不在他的眼中,于是忍住怒气,问道:“你是想学天下无敌、傲视天下的武艺,还是要学溯本求真、长生久视的练气法门?还是学那纵横捭阖、经世治国的本事?或者你竟想学机关术数、经天纬地之学?我鬼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