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三章 离人故园归(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太常署旁边有一所宅院,是先帝御赐给太常礼官大夫杨洵的住所。

当年杨洵从江夏归京,被先帝待之以国士,赠宅赐金,拜为礼官大夫,兼太常博士,秩俸千石,且许其“侍中”,可随时入宫面圣。

其时太常卿告老,左右丞立足未稳,朝野皆以为不久这位天子的心腹老臣便会再进一步,执掌太常,身登卿位,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不到一年时间 ,先帝突然暴病而亡,新帝对这老臣却没有多少香火之情,甚至还有些忌惮之意,夺了其“侍中”的特权,再不召其上殿。

一朝天子一朝臣,便是此意了。

及至这位老臣的弟子杨熙成为尚书郎,事情仿佛才有了一些转机,难道这杨家又要发达了?虽有不明就里的朝臣想要与杨家亲近,但那些真正底蕴深厚的世族之家,都多少听见风声,知道天子对杨洵的态度依旧,皆是按兵不动,不敢轻易向杨洵示好。

最近半年,杨熙与杨洵二人先后失踪,先是杨熙忽然不告不署,只过了数日,尚书署的同僚便即发觉,报与长官知晓,客曹尚书沮辰还曾亲自上门询问,但一问才知,那太常博士杨若虚,也已离去多时,不知所踪,止余一些仆婢看守家门。

沮辰虽不明就里,但隐隐感觉哪里不对,当下不敢隐瞒,立即向时任尚书令唐林禀报,且看长官如何区处。

可是诡异的是,唐林只是思忖片刻,道:“留中。”

留中的意思,便是将此消息留在尚书,不报天子。

长官既如此决断,沮辰也便无甚话说,只是继续安排公事,点卯排班时只将那杨熙当作不存在一般。

就这么过了半年,同僚们甚至都快要忘记还有此人,只有到了发放俸禄之时,才想起来还有这个人在。

冬春交际之时,那杨洵忽然返回长安,呈上奏疏,自请面圣。天子虽对这位老臣心怀戒惧,但不知为何,看了他的奏疏之后,竟立刻连夜将杨洵召入宫中,且令董贤、夏贺良、李寻、解光等宠臣相陪,大开宴席,便似那“痿痹”之疾都好了几分。

这一夜间,不知多少朝臣心中忐忑,都以为这杨洵或将重新得宠,有些人甚至都已备下礼物,准备再去杨宅拜访。

但是此夜席间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宫中传出来的消息是两下相谈不睦,乃至君臣不欢而散。

第二日上,便听说那杨洵挂官印在太常署中,飘然离开长安,竟是一言半语也未留下。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表明杨洵已再无翻身的可能了。

天子大光其火,次日朝堂之上屡屡无故动怒,多名臣子皆被迁怒。更有小人落井下石,趁机进谗,告发杨熙不告不署之事,但天子不知为何却隐忍不发,并未治那杨熙之罪,那尚书令唐林却因隐瞒此事,被狠狠申饬一番,降官一级,由尚书令降为尚书仆射。

后来唐林又在殿堂之上为孙子严求情,终于被贬到敦煌那等鸟不拉屎的所在,倒皆是后话了。

且说这杨宅在若虚先生去后,一直闭门谢客,直到今夜杨熙带着金桂来到门首,方一敲门,便有一位老

仆开门出迎,正是从江夏一直追随若虚先生师徒二人到此的李翁。

“真的是公子!”李翁浑浊的双眼老泪纵横,“这些时日老奴无日无夜为公子祝祷,可算把您盼回来了!”

杨熙见到这位追随先生背井离乡的老仆,心中也是滚热一片,一瞬间便有了回家的感觉。但是理智告诉他,这并不是可以放松心神的时候。

“李翁,家里一切可好?先生呢?”杨熙迫不及待地问道。

“家中一切都好,都好,虽然先生和公子俱都不在,可也没什么人敢于上门罗唣。”李翁激动得浑身颤抖,忙将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