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40章顺理而行(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因材施教?”

张承礼低声念了一遍,按照字面意思破解一番,觉得此词甚为合适,忍不住连连点头,只是说了半天,只听师中泰变相夸赞自己,却还未听到只字片言的“不教”怨言。

“后面还有吗?”

还有?

吞了一下口水,师中泰摸了一把脑门上的冷汗,舔了舔嘴巴,硬撑着继续道,“多番规劝不听,先生选择‘不教’,通俗来讲可为‘放养’,意为任由学生自由成长,任意发展品德个性。先生看出学生是个不喜说教之人,选择‘不教’实则就是‘教’,让学生自由探索学习的机会和心得,从实践和生活中磨炼经验和意志,以此作为对学生的实时教育,也就是方才的因材施教。”

“以上,就是学生的话,学生说完了,还请先生指导。”

有了方才的教训,师中泰算是学精了,一番胡拼乱凑的鬼话说出去,下一局就表示自己完结,他可不想再这么接着“还有”下去。

“嗯”

张承礼眼含深意的点了点头,欣慰道,“你果然没有辜负老夫对你的期望,皇上对你也是给予了厚望。”

“不错不错。”

纳尼?

啥子情况?

又咋了?

师中泰脑袋里连蹦出三个问号,他有些懵逼,让他懵逼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你虽然知道教者有五,却忘了孟子还曾曰过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众多教育的方式之中,不教于人也是一种教会人的方式。若在不受人教育的情况下,此人还能够发愤图强,这也起到了教育的方式;若是此人无法感悟,那么再多的教育也是无济于事的,和没有教育别无二致。因此,孟子认为,教育的方式再多,也不如自己的领会和坚持。”

“而你,在老夫不教育的情况下,你还能够奋发图强,力争上游,这就证明你是个有意志力的人,也算是老夫没看错人。”

张承礼含笑看着师中泰,抚须不住点头,甚是满意。

称赞完毕,张承礼的表情便收拢起来,目露沉思状,稍许缓缓道,“至于老夫让你今晚再来拜会,也是另有目的的。”

师中泰拱手长拜,“还请先生指教。”

“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这句话你可知是什么意思?”

“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是天命,顺从天命就能够接受正常的命运。因此,懂得天命的人不会站在危险的墙下。尽道而死的人,是正常的命运;因触犯律法而死的人,则不是正常的命运。”

“对。”

师中泰解释了表面意思,张承礼点头继续道,“这句话意在告诉我们,一切皆由天命。只有顺理而行,才能够拥有正常的命运。顺理而行也就是不站在危险的地方,不去做危险的事情。只有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顺应道理而为,走正义之道,行正义之事,才能够走正常的命运之路。”

“你可懂得老夫的意思?”

师中泰这才明白张承礼原来是在跟自己说白天自己请教他的事情,在中书省时他当面警告自己不要触怒龙颜,如今却又一反常态的告诉自己顺理而行。

“可是先生白天的时候明明不是说”

不等师中泰说话,张承礼便打断道,“人立于世,需要做到耳清目明。耳清则要求,对于那些带有偏见的言辞,知道它因为哪一方面被这比而不明事理;对于过分的言辞,知道它在哪一方面过于较真而不能自拔;对于邪僻的言辞,知道它违背了什么道理而乖张不正;对于敷衍的言辞,知道它在哪里理亏而词穷。言辞的过错只要是因为思想上认识狭隘而产生,危害于朝廷;将它体现于政令措施上,就会危害到具体的政事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