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九章 如何掠夺(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自张昭将国泰商行发展起来后,每年都会进献大批银两给弘治皇帝。因而,弘治皇帝多次修缮西苑。

又因为动用的是弘治皇帝的内帑、私库,并且对前来做工的工人下发工资,按照报纸上的说法是促进经济发展,这些工程在文官们的反对声音中陆续的完成。

在弘治十六年的修缮之中,在西苑太液池西侧万寿宫后修建“观景台”。

台高约三十米,方圆数里。台上有殿阁,以白玉为阶,廊柱华表雕龙刻凤。彰显皇家建筑的风范。

张昭此时便是一步步拾阶而上。

弘治皇帝已经在观景台的殿宇中,四面都是玻璃窗,可以很好的俯瞰整个皇宫、京师的美景。

远远的可以看到城东繁华的高楼(筒子楼)林立。又能看见京西成片的园林。

以张昭的新秦伯府为起点,往西去陆续的有京师大学、夏宫等风景秀丽之地。间中有一些京中权贵的“别院”。

大明京中的权贵是何其的机敏?张昭刚刚开建“夏宫”,大批的权贵往京西去圈地。搞的张昭刚刚只是把“颐和园”的区域圈占一半。昆明池都没有圈起来。

“子尚,你先坐。等李先生他们来了再谈。”

弘治皇帝一身红色的龙袍,在观景台上赏景,他很喜欢这种感觉。比之在香山上看风景更惬意、自在。毕竟是在西苑内,这算是他的家里。

身边萧敬等太监们服侍。司礼监掌印太监陈宽、李荣、王岳都在。朝鲜王国内发生的是大事,天子召集重臣小范围的议事。他们这些内廷大珰自然是要在场的。否则如何去处理朝中的奏章?

“臣遵旨。”

张昭躬身行礼,就在旁边的高几前坐下来。并没有急着和弘治皇帝沟通。而是整理起自己的思路。

发生在朝鲜王国平壤府的“叛乱”并不能仅仅的从军事角度去理解。单纯的从军事角度而言,朝鲜王国都不够大明一个手指头的份量!仅是渤海布政司的军事力量就足以摧毁其所有的抵抗力量。

这件事是一个政治事件。要从政治的角度去解决。

而这关于他的计划,大明的未来。即大明是否需要灭掉周边小国?以何种方式将其地、其民吞并下来?

这两个问题才是今天议事的核心问题。

片刻之后,够资格参与御前议事的都堂成员陆续抵达。

都堂,这个词在唐朝时指的是尚书省左右仆射的办公场所。宋、金沿用。

大明如今可没有尚书省的设置。因而这个名词在大明朝原本指代的都察院的都御史、副都御史等大佬。别称“都堂”。

但是,现在又改回来了。

唐朝的官制,以尚书省的左右仆射(宰相)统领六部。现在大明朝的“御前会议”,同样是统领六部等衙门。

其成员是内阁三辅臣,枢密院的枢密们,七卿,储相。

御前会议的开会地点,通常是乾清宫西边新建的“养心殿”。

所以,报纸上有人喊出“都堂”的名号之后,立即就得到普遍的认同。

李东阳扫一眼之后,总共就十几个人,到位没到看一眼就知道,向弘治皇帝禀告道“陛下,可以开会了。”

观景台的大厅中,弘治皇帝高居在御座之上,都堂成员们各自坐在椅中。

弘治皇帝道“子尚,你来说说情况。”

这件事和幽州商行相关,情报是由锦衣卫报回来的。所以张昭是理所当然的“第一负责人”。

张昭站起来,行礼后,面向大明的重臣们,道“此事的情况,诸位想必都已经知道。在下重点说一说缘由。

此事的根本原因在‘通商’。这是一种高级的经济模式对一种低级经济模式的掠夺。”

谢迁皱眉,这种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