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水静风不止 欲罢却难休(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天道轮回,日与月交替辉映,大地四季丰盈,黑暗到了尽头就是光明,光明背后是无际的阴影……!

今日本来只是一个小朝会,含元殿中参加的也只是大夫、郎官、九卿以上的部分朝廷官员。

先是丞相窦婴奏知,匈奴人的使团今日已经离开长安北还了。同时这次答应的献赋也已经有绿柳营骁骑军押送至北疆边境,予以交割。而开放北疆两国边界三地为边贸交流所在地的朝廷诏令,早已发出多时,想必此时早已到达。

可以说,此次匈奴人所提条件都得到了满足,北方边患应该可以暂时安稳些时日了。

说到这儿,他顿了顿,看了看御座之上皇帝的脸色,虽然说在坊间流传着许多传言 ,但他仍旧声音不带丝毫感情继续说下去。

“至于明年春天,匈奴单于将要迎接公主和亲之事……还请陛下早日定夺,以便臣等做出一个章程,免得失了汉家威仪。”

高高在上的皇帝嘴角不由涌起一丝嘲讽的冷笑。

“威仪?呵呵,窦卿是在说笑吗?这些屈辱的条件都已经答应了,在匈奴眼中,朕还有何威仪可言?”

“情势如此,大局为重。陛下又何出此言呢?”窦婴对皇帝的话不以为意。其余几个大臣也随声附和。

金阶高座之上,似乎是感受到了满殿暮气沉沉,刘彻觉得一阵厌烦,不想就这些再纠缠下去。

“好了!这件事朕已有决断,诸卿不必再多言。”

他摆了摆手,殿内沉寂下来,窦婴不再多说,退后归班。

太尉田玢微闭双眼,见窦婴吃瘪,心下暗暗称快。他觊觎百官之首的那个位子已久,对占据其上的窦婴已是越来越不耐烦了。

稍后却见太中大夫郑当时出班奏事:“陛下,此前交予微臣去勘察城外长乐塬一事,现已厘清明白,具体地形、草木、水土之属尽皆一一记载于册,至于封赐的地界疆域大小,唯请圣裁。”

说完之后,双手恭呈上一卷帛书,有内侍用托盘接了,恭恭敬敬放到了皇帝面前的御案上。

所有大臣面面相觑,不明白郑当时所说的是何事。纷纷以目相询,看向他站立的方向。而郑当时只是眼观鼻、鼻观心低首静默。正疑惑间,天子刘彻出言解开了谜团。

“既然那块地儿没有什么妨碍之处,就不必遵循于一些从前的旧例子了。嗯,就先按照千户食邑的标准赐赏吧。”说完一挥手,早有殿前奉谕博士伺候。

“传朕旨意,以长乐塬域界赐予长乐侯元召为沐汤邑,食邑一千户!”

金口玉言,传于含元殿内外,群臣心头大震。与从前元召只顶着一个长乐侯的虚名不同,天子御旨,赐封土地,食邑千户,这就是真正的裂土封侯了!

窦婴、韩安国、郑当时、汲黯等人先前已知元召所作所为,虽然觉得这次皇帝的封赏有些破格,与朝廷规矩不合。但更多的是为那小子的好运气感到高兴。

而更多的臣子们心中是大为不平的多。一个小小的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野孩子,竟然旬月之间青云直上,一步封侯,令人嫉恨。

田玢心中蓦的一动,这正是一个绝佳的切入点啊!计划中的事正愁不知怎样开始呢,现在机会来了,以这个没有什么根基的小侯爷作筏子,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可行矣!

千般计策怎堪用?一招锁喉正当时!大汉太尉武安侯田玢轻轻咳嗽一声,眼角余光正瞅到不远处的御史中丞赵绾向这边看来。

曾经谋划,各取所需,朋党之间,总是有些阴谋会相契于心,眉目达意,无需多言!

“陛下且慢!臣有异议。”突兀的声音响起时,诏书墨迹犹未干也。

刘彻居高临下,面无表情的看着从列班中走出的御史中丞来到阶下,行礼毕,开始说话。

“陛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